孩子不會寫作業,家長要及時的了解原因,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引導孩子提高寫作業的效率,這樣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小孩子不會寫作業怎么辦
1、與老師及時溝通,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現在學校的作業很多,家長可以和老師及時溝通,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,并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去寫作業,這樣孩子才會認真的去做作業。
2、多鼓勵多支持,相信以后也會很認真地做作業。相信每位家長都想孩子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,但是有時候會因為孩子不懂題目而批評孩子,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,甚至會有逆反心理,所以家長一定要多支持孩子,多多鼓勵,這樣孩子對于以后學習也會更加的堅持。
3、耐心傾聽孩子,尊重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,切忌居高臨下訓斥孩子。對孩子進行講道理,或者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,來鼓勵孩子去思考,并且認真地思考,這個過程也應該適當,不能超過兩個小時。
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不要一味指責,更不要打罵孩子,一定要耐心地幫助孩子解決事情,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,也會更樂于去完成作業。
4、為孩子制定學習計劃。現在的家庭作業太多,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作業量,將孩子的作業量不斷分解,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。孩子在做完作業之后,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,比如說看半小時電視,或者是讓孩子寫寫工整的作業,這樣在第二天再進行詳細的檢查,以保證孩子安全。
小孩子不會做作業的原因
1、上課沒有聽懂。如果上課沒有聽懂某些的知識點,就會導致某些課后作業不會做。至于上課為什么沒有聽懂,可能是老師的原因,也可能是孩子課前沒有預習、上課沒有認真聽課等自身原因,這個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進一步分析并找出問題的根源。
2、沒有先溫習再做作業。先溫習后做作業,應該是孩子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。先把基礎知識都弄懂了,再動手做作業,就不會因為臨時遇到困難而束手無策了。如果做作業前沒有認真溫習當天功課,某些知識點沒有掌握,導致某些習題不會做。
3、習題本身有點難度。有時候,某些課后習題確實有點難度,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知識量和解題技巧才能解決,這就需要家長做必要的區分。
小孩子寫作業時,遇到難題就排斥、抵觸,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
1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安撫好孩子的焦躁情緒。很多家長,看到孩子不會思考,一上來就急。有的家長甚至每次都吼孩子:“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,很明顯是不動腦筋!”這樣說孩子,只會傳達給孩子一種“我很笨”的信息,反而容易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。
作為家長,遇到這種情況,一定要耐心、冷靜,家長要學會安撫孩子,可以讓孩子先休息下,或者喝點水。總之,要給孩子傳達出一種“不會做難題很正常,但要想辦法解決問題”的信息。
2、搞清楚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真正問題是什么。有的家長覺得:“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,肯定是課堂上沒認真聽。”實際上,孩子不會做的,并不是具體的這一道題或那一道題,而是孩子對于處理一道題目背后的知識點,沒有學懂弄通,尤其是對于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,缺乏足夠的理解和把握。
單個知識點,學起來很容易。但是,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,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應對,因此,面對難題的時候,就會手足無措,這才是父母要幫助孩子解決的問題。
3、比起教會孩子解題方法,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解題思路。有的父母,遇到孩子不會做題,喜歡像“倒豆子”一樣,把解題方法一股腦地“倒”出來。這樣做,其實是讓孩子“抄答案”。孩子在家中抄對了,考試時沒人給他抄,問題還是沒解決。
而孩子之所以不會做難題,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解題思路。引導孩子找到解題思路至關重要。怎么引導?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讀兩遍題目,劃出題目中包含的關鍵信息,然后,問孩子三個問題,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。